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拍熱扎提·阿不都 賀江
“看著‘津和班’逐漸成長為和田地區(qū)優(yōu)質教育的特色品牌,心里無比自豪。”8月12日,董梅說,援疆三年自己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是收獲更是成長,也讓她的教育人生有了更多精彩。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董梅接到了援疆工作的出發(fā)通知。年近八旬的母親握著她的手,含淚囑咐道:“安心去和田,我會等著你回來。”帶著對家人的惦念,董梅來到和田地區(qū),擔任天津“組團式”教育援疆教師團隊總領隊、和田地區(qū)第二中學(天津高級中學)校長,開啟了三年的援疆工作。
董梅和學生談心(拍攝于2021年4月)。梁麗攝
“三年援疆路,我將用真情、智慧、奉獻,為津和兩地教育的交往交流交融鋪路搭橋,讓和田地區(qū)更多孩子享受到更優(yōu)質的教育。”臨行前,董梅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初到和田地區(qū)第二中學(天津高級中學)(以下簡稱“天津高級中學”),董梅認識的第一個學生叫木海熱木·木塔為甫。木海熱木在同學們眼中是幸運的,因為她是同學中第一個實現(xiàn)“微心愿”的人。
“微心愿”活動是由天津市天津中學發(fā)起的一項兩地學生交流活動,首批收集了來自天津高級中學學生的20余張“微心愿”卡。這項活動,是董梅到和田后持續(xù)推進的一項工作。
木海熱木從沒走出過和田,她的心愿是:想聽天津大學教授講一堂課。
得知木海熱木的心愿后,董梅在校園里幫她錄了一個小視頻,并把視頻傳給天津中學校黨委。不久后,木海熱木收到了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后教師講座的全程錄像光盤、暖心寄語和愛心禮包。
援疆初期,董梅立即投入到緊張的高考前期籌備工作中,主動承擔了近百頁考試工作手冊和演練流程文稿的制定和校對任務。她精心打造每學期的教學工作啟動表彰大會、每月的主題校本教研活動、每周的教研組集體備課活動,從不懈怠。
援疆期間,董梅用實際行動把“讓和田地區(qū)更多孩子享受到更優(yōu)質的教育”變?yōu)楝F(xiàn)實。她賡續(xù)打造“津和班”品牌,堅持采用“全學科包班”模式,引領“津和班”逐步成為匯集天津優(yōu)質教育的“示范班”,讓和田地區(qū)學生享受天津優(yōu)質教育的“高平臺”。連續(xù)兩年,“津和班”學生高考全部達本科線。
在“津和班”帶動下,2021年,天津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投入援疆資金,在策勒、于田、民豐三縣共打造了20個“津和示范班”,并將這種方式延展到了初中、小學學段。
“‘津和班’的班主任和所有任課教師都來自援疆教師。但這樣的班,卻是有‘對手’的。”董梅介紹,在學校,本地教師按不同教學理念帶若干個班級,與“津和班”在教學質量、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等方面互相比拼、取長補短,有效提高了更多本地教師的業(yè)務水平,推動了學校綜合發(fā)展。
對此,天津高級中學教師米日班·阿布拉江深有感觸地說,董梅帶領的援疆教師團隊給學校帶來最大的變化,是把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融入了教育和管理的各方面。援疆教師團隊中,有的援疆教師將班級學生劃分為“語英勤學組”“數理好問組”和“生化質疑組”,整理匯總學生各科錯題,集中約請任課教師進行答疑;有的援疆教師用快人一步、樂在其中、教學相長、育人無形的教育理念,利用課堂教學或借助實踐活動,給學生們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
近年來,北京工業(yè)大學、廈門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一所所耳熟能詳的高等學府,都有來自天津高級中學畢業(yè)生的身影。
“天津‘組團式’教育援疆教師團隊共有11支隊伍,分布在和田地區(qū)多個縣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一些學校,把我們探索實踐出的經驗帶到這些學校,就能留下帶不走的教師隊伍。”董梅說,援疆工作雖已結束,但她會繼續(xù)為和田地區(qū)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來源:天山網-新疆日報